x.jpg d.jpg  

 金價近來跌跌不休,但從過去四十年的變化可知,金價上漲,反映了美元價值縮水,這是金價長期走勢不可忽視的指標。 

黃金價格近來一路震盪下跌,隨著每盎司不斷跌破一千八百、一千七百美元後,「金價將崩盤」的「黃金泡沫論」也越來越盛。這些說法對嗎?

短期金價的未來走勢難以預估,但證諸歷史經驗,長期金價的走勢卻相當明朗。

美元仍會貶 顯示金價暴跌只是短暫


四十年前的八月,美國總統尼克森(Richard Nixon)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,當時一美元可以買三十五分之一盎司黃金(即一盎司黃金價格為三十五美元)。在黃金與美元脫鉤四十年後的今天,一美元只能買約一千六百五十分之一盎司黃金。

也就是說,現在的一美元,只能買到一九七一年時約兩美分的黃金(一美元等於一百美分),這四十年來美元價值等於縮水了九八%。

金價上漲,反映的是美元真實價值減少。過去四十年來金價就是反映這個趨勢。若照「黃金泡沫論」的說法,那麼金價將暴跌,意味著美元真實價值將提高,這是從「黃金泡沫論」必然會得到的結論。

但是,四十年前美國的負債不比今天高,「印鈔還債」的急迫性並未像現在這麼迫切,在這種狀況下,四十年來美元的價值尚且縮水九八%。如今美國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比重達負一一%、聯邦政府債務占GDP的比率將近六五%,都處於自一九五○年以來的最高水準,「印鈔還債」的可能性比以前更高,由「黃金泡沫論」推出的結論,卻是美元價值將會提高—— 套句中國鐵道部發言人的「名言」: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「黃金泡沫論者」是信了!

事實上,黃金和美元的差別,就在於前者是不受政府干預,而後者卻會受政策影響。

政府難干預 黃金保值仍有其空間


各國政府可以大印鈔票,壓低利率,但是他們都無法影響黃金價格。印鈔機永遠印不出黃金,各國政府想要黃金,只能到市場上去買—— 而且也只能按市場價格去買,政府只能接受市場決定的黃金價格。

因此,若相信政府干預可讓經濟脫離困境,自會相信在政府干預影響下的資產值得持有。然而若認為政府干預比不干預更糟,那麼要想選擇一個不受政府「有形之手」影響的資產,除了黃金別無選擇。

本篇文章由獨立理財人員Younique GOLD Justint Wu編寫

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站無關。
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即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
arrow
arrow

    gold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